黑胶复兴-正在途中
发布日期:2023-02-08
点击次数:458
端一杯咖啡,打开一本好书,伴着黑胶唱机的温暖乐音,在洒满阳光的房间,度过一个闲适的午后……这大概是世界上所有的文艺青年都会向往的生活。
不过现在,听黑胶唱片已不仅仅是文青们的特权。
继去年英国最大的零售商乐购(TESCO)重新开设黑胶唱片专柜之后,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公司森宝利(Sainsbury)也在不久前宣布将在它旗下的171间分店出售18支黑胶唱片,其中既有Adele《25》这样的大热,也不乏The Beatles《Abbey Road》那样的经典。这意味着在不远的将来,想要买到一张黑胶将成为触手可及的事。
全面取代的没落之后,现在的黑胶唱片似乎迎来了它短暂的复兴。
根据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在23日公布的一份数据,2015年美国黑胶唱片的销售收入持续增长,高达4.16亿美元(上一次超过4亿美元还是在1988年),而这也是连续第二年黑胶唱片的销售收入超过YouTube、Spotify等流媒体的广告及点播收入总和。虽然它的收入只占到2015年全美音乐行业总收入的6%,但在实体唱片整体不景气的今天,其发展势头却十分良好。这一年黑胶唱片的销售收入占到了实体唱片销售总收入的20.6%
黑胶复兴进行时
。
不仅是在美国,英国的黑胶唱片销售同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2015年英国黑胶唱片销售量创下了21年来的历史新高,超过200万张黑胶被售出,同比增长64%。而据一项粗略的统计,英国现有10家生产黑胶唱片的公司,德国有8家,美国则多达23家。此外,大量专门出售黑胶唱片的网站出现(如Parlogram、Jads Jams),Amazon等在线零售巨头也为黑胶开辟了专门的销售页。越来越多的生产和销售商开始将目光投向了黑胶唱片市场。
有趣的是,购买黑胶唱片的群体并不仅仅局限于重度音乐发烧友,或是那些对黑胶黄金时代拥有记忆的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一般乐迷成为了购买黑胶唱片的主力。一项The NPD Group和MusicWatch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的音乐市场有44%的消费者集中于35岁及35岁以下的青年人,而这些人购买的黑胶唱片数量占到了黑胶销售总量的77%。黑胶唱片的销售市场愈加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对这样一种音质模糊、播放时难免跳针、总要不时翻面且十分容易损坏的音乐介质情有独钟的呢?
为了保证供应,唱片公司也加紧了黑胶唱片的生产。他们前往俄罗斯、瑞典、英国等等国家搜寻已经废弃的能够进行唱片压制的机器,成立新的黑胶冲压厂。当然,这些公司更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商业行为。他们会为了增加销量对黑胶唱片进行精心的设计,譬如在Jack White黑胶专辑《Lazaretto》的唱盘表面便绘制了令歌迷意想不到的彩蛋,黑键乐团(The Black Keys)专辑《Turn Blue
明星助推,生产商发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明星都推出了他们专辑的黑胶版本。上文提到的乐购开设黑胶唱片专柜便是因为对铁娘子乐队(Iron Maiden)专辑《The BookOf Souls》黑胶版本试销的成功。这支即将于4月来中国举办巡演的乐队在去年9月发表了这张专辑,其黑胶版本同步在乐购出售,55家连锁店的存货很快就被销售一空。
这就不得不提到为黑胶唱片带来销路的明星效应。早在2013年,受法国新浪潮电子乐队Daft Punk的大热专辑《RandomAccess Memories》和一些经典摇滚乐专辑黑胶再版的影响,黑胶唱片在该年11月销量出现猛增。Daft Punk的这张专辑最终卖出了4.9万张的惊人销量。而在2014年,美国创作歌手Jack White的专辑《Lazaretto》更是以8.7万张的销量拿下了当年黑胶唱片的销售冠军。同样在中国,随着很多港台明星和一些内地地下乐队纷纷推出自己的限量版黑胶唱片,国内的黑胶唱片销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的套装封面也进行了“颠覆式的美工设计”。更精明的唱片公司还会在销售手段上做文章,譬如他们会在销售黑胶的同时附赠一个数字备份,即便身边没有一个黑胶唱机,你仍然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
此外,越来越多的传统设备厂商也开始复产或推出新的黑胶播放机,加之黑胶唱片生产数量的增长,人们聆听黑胶音乐的成本较之从前也得到了很大的降低。与此同时,黑胶唱片的音乐种类也更加多元化。根据Nielsen和Billboard的数据,2015年销量最好的黑胶唱片既涵盖了大热流行,如Adele和Taylor Swift,又包括了经典摇滚,如PinkFloyd和The Beatles
。对于消费者来说,逐渐拓宽的音乐类型无疑加强了他们购买黑胶唱片的可能。
听众之所以会认为CD音质好于黑胶唱片,很大原因是数字音乐对声音的处理能力要强于黑胶的模拟录音。CD可以使一首乐曲的响度整体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它不会像模拟录音那样在低音或高音处出现声音的磨损(破音)。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CD在刻录时会因为码率的限制自动截去一部分高频,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CD
不一定不及CD
即使没有黑胶唱机,很多人还是会选择购买黑胶唱片。他们更加看重黑胶的收藏价值和增值空间,对于他们来说,购买黑胶等于是一种投资。譬如,目前一张未开封的Michael Jackson签名版《Thriller》,在国外可以卖到4万美元;而在中国,目前新出版或复刻的黑胶唱片价格大约为200元人民币,二手唱片价格也在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一张80年代发行的黑胶老唱片更是卖到了几万元。这些都是CD或卡带所远远不及的。
而在声音的品质方面,80年代CD刚推出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CD的音质要好于黑胶唱片。事实上,这是出于技术层面的原因,二者声音的差别还要归结于声音记录方式的不同。黑胶唱片属于模拟录音,录音关键在于记录下完整的声音,因此在黑胶唱盘上留下的,是声音完美的正弦波形;而对于数字音乐来说,受制于音频码率,它是无法达到完美的正弦波形的。
音频并不是无损音频。